共用方式為


建立和擲回例外狀況 (C# 程式設計手冊)

例外狀況可用於指出程式執行時所發生的錯誤。 會建立描述錯誤的例外狀況物件,然後使用 throw 關鍵字「擲回」(Thrown)。 然後執行階段會搜尋最適合的例外狀況處理常式。

程式設計人員應該設計在下列一個或多個條件為 True 時擲回例外狀況:

  • 方法無法完成本身定義的功能。

    例如,方法的參數值無效:

    static void CopyObject(SampleClass original)
    {
        if (original == null)
        {
            throw new System.ArgumentException("Parameter cannot be null", "original");
        }
    
    }
    
  • 在物件某種狀態下,對物件進行不當的呼叫。

    例如可能會嘗試寫入唯讀檔案的範例。 在物件狀態不允許作業的狀況下,會擲回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 的執行個體或依據此類別衍生的物件。 這是擲回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 物件的方法範例:

    class ProgramLog
    {
        System.IO.FileStream logFile = null;
        void OpenLog(System.IO.FileInfo fileName, System.IO.FileMode mode) {}
    
        void WriteLog()
        {
            if (!this.logFile.CanWrite)
            {
                throw new System.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Logfile cannot be read-only");
            }
            // Else write data to the log and return.
        }
    }
    
  • 當方法引數會造成例外狀況時。

    在這種情況下,應攔截原始的例外狀況,並應建立 ArgumentException 執行個體。 原始的例外狀況應該做為 InnerException 參數傳遞至 ArgumentException 的建構函式 (Constructor):

    static int GetValueFromArray(int[] array, int index)
    {
        try
        {
            return array[index];
        }
        catch (System.IndexOutOfRangeException ex)
        {
            System.ArgumentException argEx = new System.ArgumentException("Index is out of range", "index", ex);
            throw argEx;
        }
    }
    

例外狀況會包含名為 StackTrace 的屬性。 這個字串包含目前呼叫堆疊上方法的名稱,以及針對每個方法擲回例外狀況所在的檔案名稱及行號。 Common Language Runtime (CLR) 會在出現 throw 陳述式 (Statement) 的位置自動建立 StackTrace 物件,因此例外狀況必須從堆疊追蹤應有的起始點擲回。

所有的例外狀況都包含名為 Message 的屬性。 這個字串應該設定為說明例外狀況的原因。 請注意,訊息文字中不應該放入安全性的敏感資訊。 除了 Message 以外,ArgumentException 也包含名為 ParamName 的屬性,該屬性應設為引發例外狀況擲回的引數名稱。 若為屬性 setter,則 ParamName 應設為 value。

每當公用和受保護方法成員無法完成預期的功能時,都應該擲回例外狀況。 擲回的例外狀況類別,應該是符合錯誤狀況的最特定可用例外狀況。 這些例外狀況應記載為類別功能的一部分,而且衍生類別 (Derived Class) 或更新後的類別也應該維持與原始類別相同的行為,以保有回溯相容性 (Backward Compatibility)。

擲回例外狀況時應該要避免的做法

下列清單會指出擲回例外狀況時應該要避免的做法:

  • 例外狀況不應在一般執行時用來變更程式流程。 例外狀況只應該用來報告和處理錯誤狀況。

  • 例外狀況不應在擲回以外,做為傳回值或參數傳回。

  • 請勿從自己的原始程式碼蓄意擲回 ExceptionSystemExceptionNullReferenceExceptionIndexOutOfRangeException

  • 請勿建立可以在偵錯模式中擲回,但是不能在發行模式中擲回的例外狀況。 若要在開發階段期間辨識執行階段錯誤,請改用 Debug Assert。

定義例外狀況類別

程式可以擲回 System 命名空間 (Namespace) 中的預先定義例外狀況類別 (除了之前所註明者),或是從 Exception 衍生以建立其本身的例外狀況類別。 衍生類別應至少定義四個建構函式:一個是預設建構函式、一個設定訊息屬性,一個則同時設定 MessageInnerException 屬性。 第四個建構函式則是用來序列化例外狀況。 新的例外狀況類別應該是可序列化的。 例如:

[Serializable()]
public class InvalidDepartmentException : System.Exception
{
    public InvalidDepartmentException() : base() { }
    public InvalidDepartmentException(string message) : base(message) { }
    public InvalidDepartmentException(string message, System.Exception inner) : base(message, inner) { }

    // A constructor is needed for serialization when an 
    // exception propagates from a remoting server to the client.  
    protected InvalidDepartmentException(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SerializationInfo info,
        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StreamingContext context) { }
}

除非新屬性提供的資料有助於解析例外狀況,否則不應隨意將新屬性加入至例外狀況類別。 如果您將新屬性加入到衍生的例外狀況類別中,則應覆寫 ToString() 以傳回新增的資訊。

C# 語言規格

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C# 語言規格>。語言規格是 C# 語法及用法的限定來源。

請參閱

參考

例外狀況和例外處理 (C# 程式設計手冊)

例外狀況處理 (C# 程式設計手冊)

概念

C# 程式設計手冊

例外狀況階層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