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方式為


財務公式

本節列出 Chart 控制項支援的財務公式。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套用公式

本章節內容

  • 累積分配公式
    計算價格和成交量的累積總和。

  • 累積振盪量公式
    記錄下列三個差異的最大值,然後計算所產生資料數列的移動平均。

  • 布氏區間公式
    在簡單的資料移動平均線之上與之下計算標準差。由於標準差衡量波動率,大標準差表示交易熱絡的市場,而小標準差則表示較平靜的市場。

  • 恰奇擺盪公式
    對監視市場成交量流很有用。它會將累積分配公式套用至輸入、計算短期和長期結果的指數移動平均,然後輸出兩者的差異。

  • 順勢指標公式
    從移動平均計算每日平均價格的平均偏差。100 以上的值表示商品買超,-100 以下的值表示商品賣超。

  • 區間振盪線公式
    計算每日價格與移動平均間的差異。這可用來識別週期以及買超與賣超價格水準。

  • 簡易波動公式
    使用收盤價和成交量,測量價格趨勢強度。趨近零的值表示價格不會輕易波動,而高正值表示價格輕易上漲,高負值表示價格輕易下跌。

  • 包絡線公式
    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或之下計算包絡線,以特定百分比表示移動量。包絡線指標可用來產生買入和賣出訊號。您可以指定公式用來計算包絡線的百分比。

  • 預測公式
    將歷史資料套用到迴歸函式,並根據最適資料預測未來值。

  • 質量指數公式
    計算每個期間最高與最低價之間的差距,以預估趨勢反轉。指數線突起表示可能的趨勢反轉。您可以使用 9 天期指數移動平均公式判斷突起是買入還是賣出訊號。

  • 現金流公式
    比較交易量加權一般價格的向上變化與向下變化。可用它來識別市場高點和低點。

  • 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公式
    比較短期價格移動平均線和長期價格移動平均線。這個公式通常與 9 天期的指數移動平均線搭配使用,做為指出買入或賣出時間的訊號。

  • 移動平均
    說明移動平均線公式。

  • 負成交量指標公式
    有助於識別牛市。當負成交量指標高於其移動平均時,牛市的可能性較高。當負成交量指標低於其移動平均時,牛市的可能性較低。

  • 能量分析公式
    衡量正成交量流與負成交量流。

  • 效能公式
    相較於歷史資料計算價格變動率。不同於變動率公式,它會對第一個可用資料計算變動率。輸出為百分比。

  • 正成交量指標公式
    有助於識別熊市。當正成交量指標低於其移動平均時,熊市的可能性較高。當正成交量指標高於其移動平均時,熊市的可能性較低。

  • 價格指標
    說明價格指標公式。

  • 價格成交量趨勢公式
    使用收盤價的相對變化來計算累積成交量的總和。價格成交量趨勢指標與價格之間的上漲分歧表示市場位於谷底。價格成交量趨勢指標與價格之間的下跌分歧表示市場位於高點。

  • 變動率公式
    相較於歷史資料計算價格變動率。不同於效能公式,它會對目前價格之前的一段天數期間計算變動率。輸出為百分比。

  • 相對強弱指標公式
    一種動量擺動公式,比較收盤價的上漲量與下跌量,並輸出介於 0 到 100 的值。趨近 100 的值表示價格即將下跌,趨近 0 的值表示價格即將上漲。

  • 標準差公式
    用於表示波動指數。它會計算數值 (例如收盤價) 與移動平均之間的差異。標準差愈高,表示波動愈高。

  • 隨機指標公式
    計算簡單的隨機指標 (%K) 以及平滑化隨機指標 (%D)。%D 是 %K 的移動平均。輸出為百分比。超過 80% 的值表示目前價格接近高價,而低於 20% 的值表示目前價格接近低價。

  • 恰奇波動公式
    計算每日最高和最低價之間差異的指數移動平均,然後計算指數移動平均的變動率。

  • 交易量擺盪公式
    測量短期交易量移動平均線與長期交易量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差異。正值表示趨勢走強,負值則表示趨勢走弱。

  • 威廉指標公式
    一種動量擺動指標,用於衡量買超與賣超水準。此指標與隨機指標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威廉指標公式會計算介於 0 和 -100 之間的負值,並不會平滑化資料。

請參閱

參考

System.Windows.Forms.DataVisualization.Charting

System.Web.UI.DataVisualization.Charting

概念

公式

其他資源

資料繫結和操作